眾所周知,我國是小麥生產大國,而糧食轉化是提高農業收入的主要途徑,其中掛面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加工的工業化食品。
掛面是以小麥粉添加鹽、堿、水經懸掛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長度的干面條,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。
NO.1
面條的優缺點
1)優點:面條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,易于消化吸收,有改善貧血、增強免疫力、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。
2)缺點:一般常見的民間烘干法是自然烘干,但自然烘干往往有很多弊端,比如天氣方面的原因,天氣氣溫長時間上不來,這樣會導致面條的發霉,發臭等。
NO.2
面條烘干的步驟
四川蜀冷用空氣能熱泵技術廢熱回收及高效除濕技術,很好的解決了傳統面條烘干存在的時間周期長,換熱效率低,能耗高,烘干品質差等一系列的問題,步驟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:
①冷風定條階段:掛面烘干工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溫度,在于及時排濕。剛進入烘房內的濕面條長度一般在1.4m左右,水分含量大,易因自重拉伸而造成斷條。
此階段需采用加強空氣流動的辦法來促進水分蒸發,控制室溫為 20-30℃,強通風,時間為30分鐘,水分由 32%~35%下降為 27%~28%。
②保濕出汗階段: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面條內部溫度,以便加快水分由內向外的轉移速度。若只采取高溫,又會加大表面汽化速度。
所以此階段溫度為35~45℃,相對濕度 75 %一 85%,運行時間30分鐘,水分由 27%一 28%下降為 25%。
③保濕出汗階段:此階段后,面條內部溫度升高,內部水分轉移與表面汽化基本 平衡,因此此時可升高溫度、降低濕度,保證水分的大量去除。
此階段溫度為 45~50℃ ,相對濕度 55%一 60%,時間為90分鐘,水分由25%下降至16%一17%。
④升溫降濕階段:掛面經前幾個干燥階段后,面條中大部分水分已被去除,此時面條本身溫度較高,故此階段主要目的是降低面溫,利用余熱蒸發少量水分。
此階段應注意降溫速度,一般以2-3min降低1℃最為合理。時間為90分鐘。